最新动态  
个人学期研究计划 10-23
研究课教案一 10-23
2016研究论文(冯菲菲)… 01-04
九月份理论学习 12-16
十二月份研究小结(闻益… 12-15
研究课(2) 12-15
十二月份理论学习 12-15
研究总结(蒋培华) 12-15
研究小结4(蒋培华) 12-15
理论学习4(蒋培华) 12-15
理论学习4(蒋培华) 12-15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精彩细节的研究>>理论学习>>9月份理论学习笔记(王佳波)
9月份理论学习笔记(王佳波)
9月份理论学习笔记(王佳波)
发布时间:2016-09-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佳波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技巧处见细节。

近几年连续接到后进毕业班,我发现讲课时,学生在课堂的表现真是“众生相”。大道理讲了一大堆,学困生仍然一脸茫然。往往经过另类的解说,才陆续有后进生“恍然如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急需运用一些“特殊教学技能”。

1、教学语言的技巧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特点是严密、准确、精炼,差字而谬之千里。

1教师要保证教学语言的科学性,特别是数学概念要分辨清楚。譬如“数”与“数字”、“数位”与“位数”、“除”与“除以”、“扩大”与“扩大到”、“增加”与“增加到”等、“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圆的直径”、“同圆中”、“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2数学教学要做到语言的简洁性,即言简易赅。课堂中最忌讳教“怎么”、“对不对”、“是不是”等,让听者烦,教师要学会“放”,不要整堂课只闻教师的声音。

3数学教学的逻辑性至关重要,需要紧扣教材,针对性强,语言前后一致,层次清楚,千万不能带“口头禅”,记得我的一位政治老师上课常说“rai",我曾在一节课中数了100多次,当时我们是很”烦“的,真是度日如年啊!

4数学教学的语言还要有趣味性和灵活性。一个人的注意力不可能维系一节课,因此教师的语言趣味性和灵活性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教师妙语连珠,有时还来一段小故事、谜语等,会让课堂“活”起来,这样的课堂能让学生高度集中,感觉一节课很短暂。学生有时会跟我讲:“龚老师,就下课了哇?好短呀!”那我这节课就是很成功的。但要有一个“度”,否则课堂就“乱”了,学生的思绪就万千了。

2、数学教学中的“翻译”学问

数学虽说是关于“数”,讲究“数感”,但仍然离不开语文的“语感”。二者要联系起来对与优秀学生来说易如反掌,然而学困生就不知究理了。多年来我不断尝试运用“翻译”技巧,取得不错的效果。例如:数量关系中的“是”相当于“﹦”、“÷”;“比”相当于“﹦”、“-”;“的”相当于“×”;“多”相当于“+”;“少”相当于“-”;“和”就是两数相“+”;“差”就是两数相“-”;“积”就是两数相“×”;“商”就是两数相“÷”。

3、师生平等交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技巧

1挑三拣四,崇尚天性。即教师在知识的讲解时有不同的选项供学生根据自己掌握情况自由选择,例如在学习“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择其一或二学习解法取得不错的效果。

2鸡蛋里挑骨头。即学生在课堂中找老师的茬。教师在课堂里一不小心就会出错,我鼓励学生以找到老师的毛病为荣。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能避免疏忽造成的教学失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