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讲 稿 内 容
|
修 改
|
课题内容:平均分(1)
教材第42~43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
|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分”
1、导入
你们喜欢孙悟空吗?
今天孙悟空给小猴们带来了他们最喜欢吃的桃子,但是在把桃子给小猴们之前,它要先学会分桃。
2、教学例1
出示图:小朋友先来看这个问题,把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你能想到几种分法?小朋友可以可以用6个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
指名汇报:谁来说,把6个桃分成两堆,你是怎样分的?
根据学生回答屏幕出示三种结果。
3、提问:如果这些桃是猴妈妈买来分给她的两只猴宝宝吃的,你会选择哪种分法?(隐去前两种)为什么大家都选择这种分法?
说明:第3种分法中两堆都是3个,像这样的分法,我们就说它 “每份分得同样多”(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齐读)
揭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板书: “叫做平均分”,齐读这句话。)
4、判断:另外的两种分法,也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5、追问:刚才通过比较,我们知道要像这样每堆个数都同样多的分法才是平均分,那除了这种分法, 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试着再用圆片分一分。
指名汇报:你把6个桃分成了几堆?每堆几个?
根据回答屏幕出示三种结果,同时提问:你们觉得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6、 揭示:小朋友看,把 6个桃平均分,我们想到了 这样三种分法,有的每堆有1个,有的每堆有2个,有的每堆有3个,每份的个数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我们说它们都是平均分?
小结:虽然三种分法每堆的个数不同,但是同一种分法里,每份的个数都是同样多。(圈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揭题: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平均分”的知识。(板书课题)
7、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老师把一些物体也分成了几堆,请你判断一下,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哪种不是平均分?指名说:你觉得哪种分法是平均分?说说理由?
其他两种为什么不是平均分?
强调:不管分成多少份,必须每一份都是同样多。
二、动手操作,学习分法
孙悟空对我们的帮助觉得非常高兴,他变出了8个桃子来送给我们的小朋友。
1、出示题目:我们一起读一读。
提问:小朋友,怎样分这8个桃,就能看出“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了呢?你会在图中分一分,再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指名展示:谁来说,你是怎样分的?
同时提问:这样1个圈(1条竖线)表示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知道要2个桃分一份?
说明:“每个小朋友分2个”就是2个2个分。这样分,可以分给几人?
比较:解决这个问题,小朋友有的用画圈的方法分,有的用画竖线的方法分,画法虽然不同,但他们也有相同的地方,是什么?(2个2个分),
说明:2个2个分用数学语言来表示也叫做 “每2个分一份”。(出示:“每2个一份”,齐读)
2、下面让我们再来完整地回顾一遍分的过程:看,“每个小朋友分2个”就是 “每——2个一份”,接下去再2个1份…总共圈出了4份,所以,8个桃,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4人。(出示图下结语,齐读)
3、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样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4、回顾:刚才我们把几个桃进行了平均分的?是按照怎样的方法分的?(每2个分一份)按这样的方法分,分得的结果是——(可以分给4人)
谁能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把几个桃按怎样的方法分,分的结果是——
小结:对呀,8个桃,用每2个一份的方法分,可以分成4份。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要求,指名读: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提问:这句话要我们把12根小棒怎样分?你会分吗?请你试一试。
学生活动,指名汇报:谁来说说,你把12根小棒怎样分的?分成了几份?
演示分的过程:你也是这样分的吗?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吗?
小结:对呀,我们把12根小棒按每2根一份的方法分,可以知道分成了6份。
齐读结语。
(2)出示第二个要求:12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想一想:这一次12根小棒该怎么分?你是怎么知道要这样分的?
学生独立动手分。
指名汇报:谁来说说你是把几根小棒怎样分的?分成了几份?
课件演示分的过程:你也是这样分的吗?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吗?
齐读。
(3)出示第三个要求:12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教学过程同上。
(4)小结:小朋友,刚才我把12根小棒平均分了三次,像这样按“每几个一份的”的分,就是平均分的一种方法,这样分,分完后都可以得出分成了几份的结果。
(5)提问:观察三次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总数不变,每份分的根数越来越多,分得的份数就越来越少
三、巩固练习,内化认识
小朋友,通过分桃子和小棒,我们学会了按每几个一份方法来平均分,得到了可以分成几份的结果。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平均分问题,大家一起来看。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饼干图
引导看图:你知道这些饼干要怎样分吗?你怎么知道的?(看图)
说明:对呀,2块饼干圈在一起就表示 “每2块一份”地分。
出示题下文字:指名读题。
学生活动:你会先圈一圈,再填一填吗?
指名汇报: 10块饼干你是怎样分的,得到了什么结果?
演示圈的过程,一起数,1份,2份……
齐读结语。
(2)出示糖果:9块糖果又该怎么分呢?先认真看题,再圈一圈,填一填。
指名汇报:谁来汇报一下这9块糖果你是怎样分的?你怎么知道是每3块一份的?通过分一分你知道了什么?
齐读。
(3)出示巧克力图:图上并没有告诉我们该怎么分,那你能自己想办法知道巧克力的分法呢?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指名汇报:你把( )块巧克力按怎样的方法分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分的结果是什么?
(4)比较:小朋友,你们看,解决这几个问题我们都是借助圈一圈的方法,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来分,找到了可以分成( )份的结果,那如果没有图,你也能想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吗?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 15个气球,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 )人呢?
想一想:要知道可以分给几人该怎么解决它,你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吗?试一试。
提问:谁已经解决这个问题了?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到上面来展示给大家看你的方法。
1) 画图:
2) 连减:每次从15里面减一个3就是分一次,减了几次就表示分了几次?
3) 借助上面的巧克力图或学具:
4) 连加:连加几次等于15,就说明15可以分几次
5) 想“几个3”是15或15里面有几个3。
6) 想口诀:三( )十五
四、全课总结。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呀?什么叫平均分?今天我们学习的都是按怎样的方法平均分?
作业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