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细节,源于善待课堂总结
大部分教师在新课教学的导入、引探环节非常注重巧妙设疑,但在课堂总结部分往往缺乏这一意识。
如常见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日复一日,面对这千篇一律的提问,学生的回答波澜不惊。
其实,如果在课堂总结部分巧设疑问,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奇效,学生会兴趣大增,进而思维活跃。
如《轴对称图形》这一课:
开头部分用了一只蝴蝶引入,在课的结尾部分仍请出了这只蝴蝶。
师:这只蝴蝶看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它给我们送来了一件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生:(齐)想
师:(出示一个黑体的“美”字)蝴蝶送给大家的是什么礼物呀?
生:“美”。
师:对!可是蝴蝶为什么要把这件礼物送给大家呢?
生:因为这个“美”字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你说得真好!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生: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师:好的。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蝴蝶是在夸我们刚才创作的轴对称图形很美。
师:对!轴对称图形看起来很舒服、很匀称。
生:蝴蝶是想提醒我们要仔细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师:大家说得多好呀!那我们就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自己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去创造美!
在这一课的结尾,由“美”字是轴对称图形及时引导学生概括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这是知识上的提升;让学生由“美”字联想到轴对称图形的美,联想到要仔细观察,善于发现、主动创造美,这样自然地实现了情感上的升华。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享受数学的魅力,让课堂总结的过程成为享受快乐的过程。